第一千一百五十一章 徐川:这其实很简单~
行、抗干扰性强、退相干时间长等等优势。”
话音刚落,潘建伟院士就像是几十年前在学校课堂上课一样,举起了右手开口提问道。
“我想知道你是怎么解决拓扑量子理论在模特绝缘体中的运用这个问题的?”
听到这个问题,徐川笑了笑,站起身从办公室的角落中拖出来一面黑板,开口道:“这其实很简单。”
从笔篓中拾起了记号笔后,他在黑板上继续写道:“二维状态下强关联电子效应形成的拓扑绝缘体效应由手征陈数来刻画该体系的拓扑性质。”
“即C±=±[sgn(M)+sgn(?B)]/2,其中M和B是相关参数。”
“而在二维绝缘体系统中,霍尔电导可以表示为一个陈数拓扑不变量,从而能够精确地描述实验结果的量子化特性。”
“所以简单的来说,整数量子霍尔效应中的霍尔电导由被填充朗道能级的陈数之和决定,因此呈现量子化的数值。”
看着黑板上的计算公式,潘建伟院士下意识的皱起了眉头,艰难的思索理解了好一会后才开口道:“但是如果我没记错的话拓扑序量子相变的普适性问题至今都没有解决?”
停顿了一下,他似乎又有点不确定的补了两个字。
“好像?”
闻言,徐川轻轻的笑了笑,道:“这个问题早在五年前我就已经解决了,只是相关的论文并没有对外公开而已。”
“五年前?”
听到这个回答,潘建伟院士顿时就懵了。
徐川点点头,笑道:“是的,还记得强关联电子体系的统一框架理论吗?你说的这些问题,在当时就已经解决了,只是因为干涉重大,所以没对外公开而已。”
听到这个问题后,潘建伟顿时就陷入了怀疑人生中。
强关联电子体系的统一框架理论的报告会他虽然没有参加,毕竟那个时候他正在带队攻克九章光量子计算机。
但相关的论文他肯定是看过的,而且还反复的研究过。
毕竟强关联电子体系的统一框架理论是凝聚态物理的核心,而凝聚态物理又关系到他研究的量子计算机。
只是他怎么都想不出来,那篇论文还和拓扑序量子相变的普适性等量子领域的问题有关系吗?
这话要是放在几年前,不,就算放在昨天他还没有看到无极量子芯片和拿到相关的实验测试数据前,打死他都不会相信。
但现在...他好像除了相信也没有其他的意见了?
毕竟人家都已经通过相关的理论直接将量子芯片给造出来了。
办公室中,潘建伟院士呆愣在一旁盯着黑板上的算式研究,从科学技术蔀那边赶过来的另一名量子计算机研究领域的顶尖大牛‘唐坊’也不逞多让,感觉整个人就像是在梦游一样,脑袋里头一片混乱。
不过相对比还在纠结理论的潘建伟,唐坊倒是要好不少,或者说干脆不少。
刚刚那些他没怎么听懂的理论干脆的的就被他抛到了脑后,提出了自己最关心的问题。
“徐院士,我想知道您是怎么做到调控笼目磁体陈数能,也就是量子反常霍尔效应的调控的,还有材料呢?构建量子反常霍尔效应是什么?”
目光落到这位眼巴巴看着自己的研究员,徐川轻轻的笑了笑。
“这个问题也很不难。”
说着,他抬起右手,在黑板上继续写道:“....通过外加弱磁场,可以调控单层过渡金属氧化物材料的磁化方向,从而实现不同陈数的量子反常霍尔效应。”
“而当材料的层间耦合较弱时,其可以适用于三维材料中的每层笼目晶格。”
“这意味着什么,我想你应该很清楚了吧。”
唐坊激动的疯狂点头,满眼兴奋的顺着徐川的话说下去。
“意味着当层间耦合较强时,能带会在陈数能隙方向的色散增加,导致陈数能隙在某个三维动量关闭,形成外尔点,引导出磁性外尔物理。”
笼目晶格与陈数能隙理论其实早在0几年的时候就已经在物理学界晚上了,但真正的核心是却是如何巧妙的将理论转变成应用研究。
而徐川提出的通过调控单层过渡金属氧化物材料的磁化方向这个方案,在他现在理解后,就像是仅仅隔了一层窗户纸一样薄弱,一捅就破。
但就是这样一层薄弱无比的窗户纸,却困扰了全世界至少二十年!
徐川点点头,露出了一副诺子可教的表情。
.....
办公室中,花费了一个多小时的时间,徐川才算是初步的解决完这些不远万里从京城赶过来的专家们的心中的疑惑。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当然,也仅仅是初步解决而已。
毕竟想让这些在实验室中搞应用研究的专家,看懂他以前完成那些复杂的物理数学公式属实有些困难。
而基于强关联电子体系的统一框架理论建立起来的拓扑超导理论却又是无极量子芯片的核心。
想要弄懂这一块,即便是有论文恐怕也需要至少两三个月的时间,更何况是现在他们手里还没有完整的论文呢?
办公室中,在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