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4章 走马式
来,如同平静的湖面不再泛起涟漪。此时,他走路的每一个步踏都有种在平坦宽阔的大道上自在奔行的感觉,那种顺畅感让他几乎忘记了自己正身处这艰难险阻、危机四伏的雪地山林之中,仿佛置身于一个宁静祥和的梦幻世界。他的眼神中逐渐焕发出光彩,原本黯淡的面容也因为这奇妙的体验而变得生动起来,他在心中感叹道:“这就是武功的奇妙之处吗?”
而且,只要动作稍微有不准确,在他身后的杜午阳便会或是脚踢,或是手点,以一种精准无误的方式纠正他的动作。杜午阳的每一个动作都熟练而精准,仿佛他已经重复了无数次,对每一个细节都了如指掌,如同一位技艺精湛的工匠熟悉自己手中的每一件工具。随着人不断地行走,苏禅混沌的脑子也渐渐清明起来,就像一层厚重的迷雾被缓缓拨开,阳光终于穿透云层洒了进来。身体的姿势也在不断调整变化,一步一步走动进入了一种奇特而美妙的节奏里。此时的他,不但感觉不到这山路的难行,反而有股说不出的顺畅与惬意,仿佛自己与这天地融为一体,每一步都踏得坚实而有力,脚下的雪地似乎也在为他的前行而欢呼、喝彩,发出“咯吱咯吱”的悦耳声响。他的脚步越来越轻盈,呼吸越来越平稳,仿佛已经掌握了这门功夫的精髓,与这冰天雪地的世界形成了一种奇妙的和谐。他开始享受这种与自然融为一体的感觉,仿佛自己成为了这天地间的一部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这行马式是士卒操练的一个呼吸走路之法,据说练到高深处,人奔走如马,能够日行千里,犹如一道黑色的闪电在大地上疾驰。大易军中最重军令,军中士卒只唯上命是从,军令一下,定期之内百里千里的路程都要按时赶到,逾期不至,全军皆斩。在那样严苛残酷的军规下,士兵们为了生存,为了荣誉,无不刻苦练习,日夜苦练,不敢有丝毫懈怠。每一个士兵都深知,这行马式不仅是一种技能,更是他们在战场上保命的关键,是他们在生死边缘挣扎求存的依仗。
是以,强军皆健走。
杜午阳投身军旅的那漫长岁月,沙场上的厮杀声犹如汹涌的怒潮,从不停歇。纷飞的战火熊熊燃烧,将整片天空都染成了可怖的暗红色,浓烈的滚滚硝烟肆意弥漫,仿若一层厚重的幕布,让人几乎难以看清前路。他身着那厚重且冰冷的铠甲,每一步移动都带着沉闷的声响,手中利刃寒光闪烁,映照着战场的残酷。一次次,他无畏地向着如潮水般涌来的敌阵猛冲而去,面对敌人那密如雨点般的刀光剑影,他的眼神中没有丝毫惧色,只有坚定与决然,那目光仿佛能穿透这弥漫的硝烟,直射向胜利的彼岸。每一次生死较量,都如同与死神在悬崖边缘共舞,稍有不慎便会粉身碎骨,可他凭借着非凡的勇气、精湛绝伦的武艺,以及对胜利的执着信念,一次又一次从死神那冰冷且无情的怀抱中挣脱出来。多年在血与火中的摸爬滚打,不仅锤炼出他钢铁般坚韧不拔、永不言败的意志,更让他在实战中积累了海量且珍贵的经验。每一场战斗的细节,从敌人的一个细微动作,到战场上风向的微妙变化,都深深刻在他的脑海中,成为他武学道路上熠熠生辉、无可替代的宝贵财富。
结束军旅生涯后,杜午阳踏入武院。这座承载着无数武者梦想与热血的神圣殿堂,弥漫着浓厚的武学气息。踏入其中,便能听到此起彼伏的练武呼喊声,看到四处挥舞的刀光剑影。在这里,他一头扎进武学的浩瀚海洋,那是一个充满奥秘与挑战的世界。无论烈日高悬,炽热的阳光毫无遮拦地洒在练武场上,地面被晒得滚烫,赤脚踩上去都能感受到那股灼痛,还是冷月当空,银色的月光洒下清冷的光辉,给练武场披上一层神秘的银纱,武院的练武场上始终有他挥汗如雨的身影。一招一式,他都反复拆解、细细琢磨,从发力的根源,探寻身体每一块肌肉的协调运作,到招式的衔接,思考如何做到行云流水、毫无破绽,再到应对不同对手的变化,研究对手的习惯、弱点与战术,他都力求做到极致。无数个日夜的不懈努力,无数次的跌倒与爬起,无数次的伤痛与坚持,让行马式这门技艺对他而言,早已不只是一种武功,而是融入了他的每一寸骨骼、每一滴血液之中,成为他身体的一部分。如今,他只需一个念头,就能自然流畅地施展出来,一举一动之间,毫无刻意之感,仿佛呼吸般顺畅自然,举手投足间尽显武学大家的风范。
此时,杜午阳的目光如鹰隼般紧锁在苏禅身上。苏禅,这个初出茅庐的新捕快,就像一只羽翼未丰、还未经历过风雨洗礼的雏鸟,在这艰难且恶劣的环境中显得如此脆弱与无助。他的脚步虚浮而凌乱,每一步都像是踩在松软的棉花上,绵软无力,身形摇摇欲坠,仿佛随时都会被这呼啸的寒风和厚厚的积雪吞噬。在这漫长且艰辛的雪地追捕旅程中,苏禅那从未经受过如此严苛考验的身体,已然不堪重负,体能被压榨到了极限。他的呼吸急促而沉重,每一次喘息都像是在艰难地挣扎,喉咙里发出粗重的声音,汗水湿透了衣衫,在这寒冷的空气中迅速凝结成冰,紧紧地贴在他的身上,让他感到彻骨的寒意,仿佛身体都要被这寒冷冻结。
杜午阳身为行伍出身,那一段段出生入死的军旅岁月,早已将重情重义的热血深深注入他的骨子里。袍泽之情,在他心中的分量重若千钧,那是在生死关头相互扶持、不离不弃的情谊。看着苏禅的艰难处境,他又怎么忍心将这位初来乍到的同伴弃之不顾呢?刹那间,一股滚烫的热流从他心底涌起,迅速蔓延至全身,点燃了他内心的责任感。他没有丝毫犹豫,毅然决然地做出决定,要将行马式传授给苏禅,心中暗暗发誓,一定要帮他渡过这艰难的困境,就像曾经在战场上战友们相互扶持一样,绝不放弃任何一个兄弟。
不远处,其他捕快们也在雪地里艰难地跋涉着。每迈出一步,积雪都会发出“咯吱咯吱”的声响,仿佛是大地在为他们的艰难前行发出沉重的叹息。他们弯着腰,身体前倾,双手时不时地在身前摆动,以保持平衡,就像在波涛汹涌的大海中奋力前行的船只。偶然间,他们用眼角余光瞥见新来的捕头杜午阳,正耐心细致地向苏禅传授诀窍。这一幕瞬间吸引了他们的全部注意力,一个个顿时瞪大了双眼,眼睛瞪得如同铜铃一般,眼中满是毫不掩饰的艳羡。他们的嘴巴微微张开,脸上写满了惊叹与向往,那模样仿佛在无声地呐喊:“苏禅这小子,运气也太好了吧!”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彼此的眼神中都流露出一丝难以抑制的渴望。他们心里都清楚,这样难得的学习机会,一旦错过,便可能此生再难遇到,这可是从高手那里获取武学精髓的绝佳契机,是改变自己武学命运的珍贵时刻。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在小小的苍南县,捕头杜午阳可是个声名远扬的人物。他身具武秀才的功名,这功名背后,是他多年来无数个日夜的刻苦练武、不断钻研的成果。为了提升武艺,他曾在寒冬腊月里赤膊练武,让冰冷的雪花落在滚烫的皮肤上;也曾在酷暑难耐时,于闷热的房间里反复练习招式,汗水浸湿了一地。这功名是他武学造诣的有力证